附5
山东省2010年选调生网上报名填写说明
重要提示
网上报名填报个人信息前,请务必认真阅读本《说明》,明确填写人员范围,明白每个栏目的填写要求。填写不规范的,将对本人报名带来影响。
请务必如实填写。资格审查工作贯穿报考工作全过程。弄虚作假人员,将按照《公务员录用考试违纪违规行为处理办法(试行)》(人社部发[2009]126号)有关规定,给予相应处理。
填写内容较多的,可适当压缩填写内容,保证在规定的填写字数内表述清楚,保证表格能够打印在A4单面上。此表一式一份,在参加面试前下载打印,用于面试前的资格审查。
1、“姓名”栏。以身份证上的名字为准。两个字的姓名,中间不要空格。姓名中如有电脑字库中没有的字或有曾用名,请及时与报考单位电话联系,说明情况。
2、“性别”栏。从报名系统列表框中选择。
3、“出生年月”栏。从报名系统列表框中选择。
4、“出生地”栏。填写出生的地区。市辖县的填写山东×县,市辖区的填写山东×市;外省籍的填写×省(区市)×市(地州盟)。新疆维吾尔自治区、西藏自治区、内蒙古自治区、宁夏回族自治区、广西壮族自治区,可填写新疆、西藏、内蒙古、宁夏、广西等简称。
5、“电子照片”栏。上传本人近期正身免冠一寸彩色照片电子版。JPG格式,10至30K。像素参考值为宽130、高170左右。
6、“民族”栏。填写规范的民族简称。汉族的填写“汉”,回族的填写“回”,维吾尔族的填写“维吾尔”等。名称后不加“族”字。
7、“入党时间”栏。填写加入中国共产党的时间。入党时间以支部大会决定接收为预备党员的时间为准。格式:××××年××月。
8、“学历”栏。从报名系统列表框中选择。
9、“学位”栏。从报名系统列表框中选择。注意不要把双学位等同于双学士。双学位是同时修两个专业的学位,学习时间一般为4年;双学士是获得第一学士学位毕业后,又考取第二个学士学位,学习时间一般为6年。
10、“录取批次”栏。从报名系统列表框中选择。
11、“高校类别”栏。从报名系统列表框中选择。
12、“师范生”栏。从报名系统列表框中选择。
13、“生源地”栏。填写考入大学或研究生前毕业学校所在省(市区)。如山东、北京、新疆等,不具体到市(地州盟)和县(市区)。
14、“毕业时间”栏。填写按规定学制修完课程正常毕业的年月。
15、“获法律资格证书时间”。填写通过国家司法考试,主管部门颁发法律职业资格证书的年份。从报名系统列表框中选择。2009年通过国家司法考试的,选择“2010”。
16、“报考志愿”栏。从报名系统列表框中选择。每人只能报一个志愿。
17、“毕业院校”、“院系名称”、“专业名称”栏。填写获得相应学历的院校、院系及专业规范全称,字符超过10个字的可用规范简称。高校名称、专业名称分别见《全国高校名录》、《专业目录》。不填写在职学历、学位。
18、“身份证号码”栏。填写15位或18位身份证号码,报名与参加考试使用的身份证必须一致。末位是x的,注意不要遗漏。
19、“移动电话”栏。填写本人移动手机号码。请保持通话畅通,避免特殊情况下与本人无法联系,影响报考。
20、“单位电话”栏。应届毕业生填写所在院系团总支固定电话。“三支一扶”、“西部计划”高校毕业生,填写目前服务单位的固定电话。电话号码要填写区号。
21、“担任何学生干部起止时间及名称”栏。由应届毕业生填写。担任职务较多的,填写符合选调条件的主要的1个。专升本只填写在本科阶段的任职情况;大学本科生填写本科4年的任职情况。研究生如在研究生期间没有职务的,可填写本科阶段任职情况。班干部名录参见《选调生报考手册》第一章。“三支一扶”、“西部计划”高校毕业生,本栏目填“无”。
22、“基层服务单位名称及选聘职务”栏。由“三支一扶”、“西部计划”高校毕业生如实填写。在乡镇工作的填写格式:××市××县(市区)××乡镇(街道)××职务。在县(市区)直部门工作的填写:××市××县(市区)××(部门)××职务。
23、“基层服务项目名称”栏。从报名系统列表框中选择。
24、“选聘时间”栏。从报名系统列表框中选择。
25、“续聘年限”栏。服务期满后,与基层服务单位或主管部门签约续聘的年限。从报名系统列表框中选择。
26、“是否特困生”栏。由应届毕业生填写。从报名系统列表框中选择。
27、“简历”栏。从大学填起,写明起止时间,并相互衔接。样式:2006.07-2010.07 在××大学××院(系)××专业读书。专升本的从专科填起,研究生从本科填起。高校、院系、专业名称较长的,可用规范简称。每条简历单独成行,总行数控制在5行以内。如填写内容较多的,可适当合并填写。
28、“奖惩情况”栏。填写大学以来的奖惩情况,填写主要的1-2项。格式:××年××月被××(单位)评为(或授予)××(称号);或××年××月被××(单位)给予××(处分)。专升本从本科阶段填起,研究生只填写研究生阶段奖惩情况。
29、“家庭成员”栏。填写父母、配偶、子女、兄弟姐妹等家庭成员。家庭成员较多的,填写主要的3至4人。